有趣的是,这两条建议都是金立前总裁卢伟冰向刘立荣提议的。卢伟冰曾经在康佳、天语等企业担任高管,2010年加入金立。从刘立荣手中接过指挥棒后,卢伟冰努力想把金立这个传统手机品牌变得更加年轻,把“煤老板”变成“小清新”,去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喜好。
彼时正值线上渠道大红大紫之际,老牌国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子品牌,用互联网的打法销售手机,比如中兴的努比亚、华为的荣耀等。金立也先后推出了主打电商路线的子品牌ELIFE和IUNI,但都没能在市场上达到刘立荣的期望。
其中,IUNI作为初创品牌,更是三易其帅。管理高层频繁更迭,导致品牌定位不明确。IUNI从最初的“有为青年”到“女性手机”,再到“纯简白”,金立先后投了超过8个亿也没能把IUNI扶起来。
卢伟冰的“年轻化”战略不仅没有让金立获得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,反倒让金立的品牌定位变得模糊化,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和目标人群。毕竟,像小米这样的电商品牌向线下拓展,往往只需足够的资金就能“砸”出渠道。而传统企业向线上的转型,需要面对的却是体制、文化、思维的转换。说到底,金立或许从骨子里就缺乏互联网和年轻化的基因。
金立的节节败退,让刘立荣不得不重新站到台前,试图把金立带回自己预想的轨道之中。2015年12月21日,东莞厚街金立工业园的羽毛球场,金立M5 Plus手机发布会现场。一首《海阔天空》唱出了刘立荣胸中的豪情,也浸润着他的理想与坚韧。
曲终之后,43岁的刘立荣站在了舞台上,他说:“金立不会去和别人比风头、比光鲜,但刘立荣希望金立是一只昂首前行的龟。因为乌龟也许现在比兔子慢,但是它在不停地前进,太快的兔子往往会犯错误。
落子无悔?
再次掌舵的刘立荣,重新梳理产品路线,形成了M、W、S、F和金刚5个产品系列;果断砍掉“小清新”的产品定位,带领金立重新回归以“续航”为卖点的“商务”路线,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内涵—“安全”。
2016年,金立手机的出货量约为4 000万台,相对2015年增长了21%。刘立荣大刀阔斧的改革看似卓有成效,但现在看起来,却更像是一场回光返照。
2017年12月,金立被爆出拖欠供应商款项,并陷入多家供应商的诉讼之中,甚至被上门讨债,有消息称,金立欠款金额达到百亿元。刘立荣把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归结于金立在2016、2017年的营销花费太高,金额高达60亿元。
事实上,金立在品牌运营上一直很舍得,砸钱速度简直能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。
为了建立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,刘立荣更换了金立的logo,并加大了在营销层面的力度。第一,斥巨资冠名、赞助了《笑傲江湖》《最强大脑》《楚乔传》等热门综艺、影视节目,其中某些节目的冠名费均为上亿元级别;第二,先后邀请冯小刚、余文乐、吴刚、薛之谦、刘涛、柯洁等当红明星担任品牌代言人。
这两年,金立留给大家的印象一直是“不差钱”,因此金立突然被爆出资金链断裂,让外界颇为意外。
乍一看,金立这两年的运营策略与OPPO、vivo非常相似,都不遗余力地“收集”大牌明星代言和热门综艺。但这种高举高打的营销策略虽然为金立带来了品牌曝光度,但销量上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,2017年的出货量反而暴跌至2 600万台。
在不断追赶的过程中,刘立荣终究失去了棋场中的冷静沉着,他害怕金立再次被时代抛下。
2017年11月,刘立荣开启金立“全面屏”战略,一口气发布了8款全面屏手机,价格覆盖从低端到高端各个区间。此时的刘立荣就像是一个孤勇的斗士,竭尽全力,奋力一搏。然而,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触顶天花板,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,激进的扩张战略为资金链危机埋下了伏笔。
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发布的《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》显示,2017年国内手机出货4.91亿台,同比下降12.3%。2017年金立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为1 494万台,排名第7,份额仅为3%。这与刘立荣在年初设定的目标相比,缩水了一半。
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,非全面屏手机的原有库存无法变现,产品销量下滑拖累着金立的资金周转。加上不计成本的营销和迅猛的扩张节奏,终究成为了金立不可承受之重。
有人把刘立荣比作下一个贾跃亭,刘立荣的回应是“我不会跑路,债务会一步一步偿还。”棋未收官,岂有中途逃跑之理?
有消息称,金立目前正在积极融资,试图重组自救。另外,刘立荣已经出资在四川省宜宾市成立了一家名为“宜宾市金立科技有限公司”的企业。
人生如棋,落子无悔。这一次,刘立荣这位“围棋业余六段”能否力挽狂澜,胜天半子?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